![]() |
› 西部聚集 › 正文 › |
今年以来,涪城区抢抓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机遇,聚焦科技城新区涪城片区、临港经济发展区、中心城区和农旅融合区四大主体功能区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创新组建科技创新聚合型、企业社区融合型、商圈楼宇集合型和农业公园联合型“四大”功能型党组织,持续建强党建引领片区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切实推动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推进涪城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 聚合科技创新引领组团发展。聚焦科技创新企业党组织覆盖低、党员分布散等行业特点,组建科技创新聚合型党组织,把“组织力”转化为“吸附力”,让分散的“满天星”聚成“一团火”,推动科技城新区涪城片区建设全面发力、整体成势。聚合组织引领创新。依托科技智谷、环西科大科技创新带两大组团,以园区统建科技创新党建联盟。坚持比选择优、交叉提能,吸收园区科技创新企业优秀党员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通过签订共建协议、轮值主席接力等方式,推动组织共建、党员共管和活动共办。聚合硅基智能、创业黑马等企业资源,搭建党史学习教育“云课堂”,传承红色基因,激活园区党员先锋意识聚力科技创新。聚合平台赋能创新。大力推行成片“造林”平台思维,依托党建联盟“搭台”,链接5G、卫星应用、核技术应用等八大科技平台,集聚科技研发、总部经济、创新孵化等科技创新主导产业。坚持党建牵线,串联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周期服务链条,加速培育“专精特新”科技创新主体,赋能构建科技创新生态圈层。四川振通检测在新三版成功挂牌。聚合人才提速创新。开展“党建引领·科技先锋”示范创建,聚合西科大等在涪高校、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省军民融合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的人才资源,积极推进校企政加强科研项目攻关,加快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基地。常态化开展“政策汇”宣讲活动,用好用活中科钛领、中关村信息谷等平台资源,搭建“智汇涪城”柔性引智平台,聚合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产业提速增效。 融合企业社区驱动智能制造。聚焦新型显示、汽车电子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组建企业社区融合型党组织,将社区治理和服务居民的理念运用到工业集聚区,把“组织力”转化成“服务力”,推动临港经济发展片区加速崛起。融合组织共驻共建。突出党建引领,按照企业员工规模、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创新组建惠科企业社区“大党委”,吸纳镇村、职能部门、龙头企业等党员负责人兼任委员,建立“圆桌会议”制度,推动跨镇街、跨行业、跨企业间各类党组织融合互动、协商共决。融合服务专班推进。充分整合发改、经合、科技等部门力量,组建服务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红色专班”,结合企业发展规划,“一企一策”制定工作方案。建立“企业吹哨、专班报到”服务模式,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速惠科液晶面板、康宁玻璃基板等重点项目落地投产。组建党员突击队和青年先锋队,聚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发展环境优化提升等重点开展攻坚,推动先进制造产业能级大幅跃升。2021年,涪城区规模工业产值突破302亿元、增长46%,惠科成为全市第4家、全区首家百亿级企业。融合情感扎根实干。聚焦企业外来员工的情感认同和个性化需求,坚持将服务社区居民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园区,配备爱心超市、交友联谊室等标准化文娱功能场所,打造服务员工的“生活暖心服务圈”。坚持以党建带群建,整合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力量,常态开展“奋斗有我·青春无悔”等主题活动,以情感融合推动企业员工扎根企业、奉献企业,构建形成同一屋檐下、结成一家人的“企业社区共同体”。 集合商圈楼宇繁荣城市经济。对准商圈楼宇党组织“潜水”、“口袋党员”隐身等问题,发挥城厢、工区和城郊党工委龙头引领作用,创新组建商圈楼宇集合型党组织,把“组织力”转化为“集合力”,加快现代服务业和核心商圈提档升级。集合组织头雁引领。打破条块围墙多、体内循环多、内外互动少等限制,组建富临大都会、万达广场、花开会仙等商圈楼宇联合党委,通过揭榜挂帅自荐、全面海选比拼等方式,选优配强联合党委“头雁”队伍。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和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三亮双找”活动,提升富临大都会百盛等党建文化阵地,推广万达广场“红色滴滴在线抢单”、富临大都会“双呼叫双报到”等务实做法。集合服务繁荣经济。发挥联合党委杠杆撬动作用,集合行政、商企和党群等各方资源,建设“区域化营商服务中心”,融入营商宣传展示、政企交流对接、商圈党群共建等功能,提升城市核心商圈营商服务能级。紧扣新兴业态发展大势,创新建设“虹心暖蜂”驿站等阵地,提供歇脚充电、爱心雨伞、饮水热饭等暖心服务,不断强化新就业群众思想认同,助推城市经济提质增效。集合治理提质增效。发挥联合党委调度核心作用,对接商圈楼宇企业、员工需求,用好党群暖心驿站等平台推进政务服务跨区域“一次办结”,个性定制律师下午茶、全屋管家等项目精准服务。坚持共建共融,引导商圈楼宇企业党组织反哺社区,持续开展春季送岗位、夏季送清凉、秋季送助学、冬季送温暖“四季惠民”行动,形成推动商圈楼宇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联合农业公园推动乡村振兴。针对乡村振兴条块、镇村、村企联动不够等实际,组建农业公园联合型党组织,把“组织力”转化为“联合力”,推进农旅融合区加快建设、振兴发展。联建组织统一指挥。根据“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功能互补、发展互助”原则,组建“千鹤桑田”蚕桑文化农业主题公园等3个联合党委,选派镇村、职能部门、龙头企业等党员负责人担任联合党委班子成员,建强推动农业主题公园建设的骨干队伍。建立联合党委议事和运行机制,定期沟通研究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把联合党委运行情况纳入镇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内容,并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挂钩,鲜明实干实绩导向。联抓项目亮剑提速。对标对表三大农业主题公园建设任务书,细化分解征地拆迁、资金争取等具体项目推进指标任务,逐一对照制作项目攻坚作战图。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坚持把农业主题公园建设纳入区委周周听汇报内容,每月末对项目推进情况拉通汇总排名,年底逗硬目标绩效考核,激发党员干部争创一流业绩的内生动力。联促发展比拼提质。依托天虹丝绸等龙头企业,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筹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农技农机标准化服务和农业园区标准化管理,推进蚕桑等主导产业连片成势、规模发展。聘请农科院、西科大等高校农学专家,组建科技特派团,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产品,用科技赋能做精现代农业。发挥联合党委协调各方作用,以农科文旅商“五态”融合发展为引领,推动资本、人才、文化等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推动涪城现代农业提质发展。联推治理蜕变提效。坚持园区、景区、公园三位一体建设,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不断提亮农业主题公园的绿色“颜值”。构建“村党组织+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三方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村企联营发展乡村旅游、承建工程项目创收、开发特色农业产品等措施,切实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灵活土地流转、反包倒租等方式,持续增加农户流转费、务工费、分红费和经营费,让群众共享乡村振兴成果,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
如何构建品牌可持续发展生态?从种草喜马拉雅公益项目深入解读自 | |
![]() |
“双碳”作为一项全球性的ESG议题,在国际形势、国家政策及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已成为 |
关于西部城市网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西部城市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西部城市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2024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