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部聚集 › 正文 › |
目前,成都市在疫情防控中坚持国家防控方案第九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采取更为科学精准的防控手段,在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就此,记者梳理市民最近关注的核酸检测、查验核酸证明、密接人员管理等热点问题,请相关市级部门进行解答。 1、问:市民进入公共场所的最新查验要求是什么? 答:按照国家防控方案第九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设立便民核酸采样点,继续为风险岗位人群、重点人员、进入医疗机构的人员、来(返)蓉人员等有核酸检测需求的市民提供免费核酸混检服务。 进入医疗机构,需按医疗机构规定出示核酸阴性证明。主动出示健康码绿码,测体温、扫场所码,即可进入其他公共场所及乘坐公交、地铁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 2、问:目前成都市对密接人员如何管理? 答:密切接触者应落实集中隔离观察,但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可实施居家隔离。 居家隔离最好单独居住,若条件不允许,选择房屋内通风较好的一个独立房间作为隔离室;在隔离室外放置桌凳,用于无接触式交接物品;房屋内不使用集中(中央)空调,隔离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避免与其他同住人员共用。 3、问:哪些重点人群仍要进行定期核酸监测? 答:由于重点人群社会面活动广,感染和传播风险更高,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核酸监测。当前,我市对重点人群核酸监测的具体要求是: 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每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对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如快递、外卖、酒店服务、装修装卸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商场超市和农(集)贸市场工作人员等)、口岸管理服务人员等每周开展两次核酸检测。 学校和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精神专科医院、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人员按照每天20%的抽样比例开展核酸检测。 4、问:对老年人接种疫苗有何建议? 答:临床数据显示,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导致重症和死亡的比例在所有人群及各个年龄段中最高。接种了疫苗的老年人,可显著降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专家建议没有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60岁以上老年人群,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群,应当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符合加强接种条件的要尽快完成加强接种。 下一步,我市将优化预防接种服务,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上门接种等措施,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提供便利。 这里要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优化防控措施并不意味着放松疫情防控,而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面对当前疫情形势,我们将做到该管住的重点风险要管住,该落实的防控措施要落到实处。当前,正值秋冬之季,也是呼吸道传染病等疾病的高发季,为防范与新冠肺炎叠加感染的风险,更要提高警惕,做好防护不松懈,注意多病共防,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主动落实戴口罩、勤洗手、扫码、亮码和来(返)蓉人员“三天三检三不”等相关防控措施。
|
如何构建品牌可持续发展生态?从种草喜马拉雅公益项目深入解读自 | |
![]() |
“双碳”作为一项全球性的ESG议题,在国际形势、国家政策及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已成为 |
关于西部城市网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西部城市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西部城市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2024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