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品牌推广 › 正文 › |
迟佳宏,山东招远人,1966年出生于云南。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少林书画院副院长,华夏文化促进会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书画客座教授。曾为人民大学画院山水画工作室导师;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禅画工作室导师。 佛境护生画 迟佳宏笃信佛教,他的佛境山水画,并不是仅仅于禅境或禅意的追求。也并没有如历史上的禅宗画一样走向简洁和粗率的随性表达和精神意念的刹那启发。他在一种文化自律和甚或是儒道相合中,以一种文化的内倾姿态,以一种菩萨道的精神,走向了更为入世的一面。他的艺术创作,佛境山水,禅意追求,对他来说,有着似乎更大的人生之目的,他试图以绘画教化人的心灵,使人向善向美,在这一点上,他的绘画虽然以佛教为题材,但是其功用,已不仅仅是艺术之审美,佛法之空性,而是增加了许多源于自然和佛心的教化功能。尤其是近些年来,他开始在创作佛境禅意山水画的同时致力于创作佛教“护生画”,其“成教化”之艺术追求愈加鲜明。 何谓护生画。护生画是佛教绘画的一种,是培养慈悲心,劝人向善,不杀生,爱护动物,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佛教绘画,也多为护生故事画。护生,即是放生。佛门第一戒即为戒杀,佛经中讲述佛陀及其弟子过去生中护生放生的故事极多。尤其是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量劫中同为六亲眷属,强调要普度众生,极力宣扬戒杀茹素、放生护生。在我看来,佛教以人为本,护生放生最基本的是要“爱人”、“护人”和“放人”。放人一条生路:给人方便、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离苦、给人救济。我个人始终认为,最大的护生放生还是应当弘扬正信佛教,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佛教、信仰佛教,从而减少对动物的虐杀和人类之间相互的杀戮。也许,减少屠杀与虐待动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教导世人明白佛陀的教义。就这一点而言,护生画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生命的自觉有着非比寻常的文化学和社会学意义。 佛教的护生画,由来已久,远的不说,近代大家丰子恺即是护生画的卓然大家,他以简洁爽快的造型,虔敬的心绪创作了数量巨大的护生故事画,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项重要艺术成果。迟佳宏对于丰子恺的护生画应该是做过深入研究的。但是相对于丰子恺简笔式的护生故事画,迟佳宏走的是一条不同的创作路径:从佛境山水画到护生画。如前面所述,迟佳宏是佛境山水画的重要探索者。他的佛境山水不论粗笔和细笔,既有简整的意趣,又有工致的描写,空性和禅意的表达。宗教感和禅心佛境,是其画面的重要表现内容。佛境山水画的创作和研究,对他的护生画影响很大。在迟佳宏的护生画中,护生故事被其嵌入佛境山水自然之中,这种人物画与山水画的结合,让其护生画在艺术性和绘画性以及传统诗意美等诸方面走得更远。如果说迟佳宏的佛境山水是一股洗涤和净化人的心灵的高山流水,慰籍浸润身心的轻吟低唱,那他的护生画就是随风波澜的江河,直接洞明的劝善放歌。从佛境山水转向佛教护生画,在我看来,还是缘自于迟佳宏深沉的佛教情节,也是其佛境禅意绘画的自然延伸。由于迟佳宏在佛教山水的成绩和努力,他的护生画就有着非同一般护生画的绘画学意义。实际上,他的护生画,还是一种佛境和禅理绘画。如果我们在赏读时,不去过于关注护生故事本身,他的每一幅护生画作品,都还是一幅具有独立意义的佛境山水画。 但佛境山水画,并不等同于佛教护生画。毕竟佛教护生画有故事内容的限制,其目的性内容必定约束和限制山水画形式的展开和深入。这就使得护生画的绘画性展开相对更有难度。迟佳宏是一位富有才情的画家,他用自己的理解力和绘画把握能力,让护生画和古典山水画、佛境山水画有机相溶,这让他的护生画获得了更为宽广深邃的艺术魅力。阅读其护生故事画,普通的欣赏者,会从护生故事中受到感化,爱心得以润泽,心灵得以净化。而那些佛家弟子们,更会从中获得空灵洁净的滋养,至于专业艺术工作者,不但感佩于护生本身,更会在其笔墨意趣,形式符号、禅境表达,以及由护生故事生发并延伸张扬了的精神意趣上获得更为丰富臻厚的艺术陶冶。 佛教护生画,并不是简单的故事画描述,并加以文字叙述。他需要画家本人有一种悲天悯地的佛教情怀。“有情来下种,因地种还生。”艺术是情感的产物,没有情感的寄托,艺术就缺乏灵魂,无法打动人。护生画就此而言,就更加需要感情的投入,其感情投入的多寡是护生画是否打动人心的重要方面。迟佳宏的护生佛教故事画,画的好,画的动人心扉,首要的原因,就是其充满大爱的慈悲情怀。迟佳宏是一位居家弟子,包括他的夫人和孩子,也都是虔诚的佛教徒。认真修行,虔敬向佛,是他们的日课。弘扬佛法,由己及人,迟佳宏用大悲大爱之情怀创作的一幅幅精美护生画,既度化着自己,更感化着他人。 迟佳宏,山东招远人,1966年出生于云南。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少林书画院副院长,华夏文化促进会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书画客座教授。曾为人民大学画院山水画工作室导师;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禅画工作室导师。 品读迟佳宏的佛教护生画,是一件令人澄心悦性的事情。那一幅幅悲天悯人的护生故事画作,既有佛境、禅境艺术之美,又有传笔墨艺术之意趣,让人读而有感有思。由佛境山水到护生绘画,画家的心灵直接去拥抱了佛、拥抱了善,拥抱了大道自然。“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由禅境佛心到与教化相合,迟佳宏的绘画开始了神性与人性的交融,禅心、佛心与儒道善仁的合奏。 护生是功德。护生合于天地之道,护生合于天地人心。护生画不仅仅是画,更是教化之经。佛境护生画的创作和举扬于当代社会发展非常有意义。在当下这个物欲泛滥、灵魂走失、思想被污浊的时代,佛境护生画,是一剂如明月清风般的良药,它启迪人的心灵,使人向善向美,让人在充满爱心中见性见真,在如饮精神的甘露中静心、安心,从而指向人生的大善、大自在和精神世界的圆满。就此而言,艺术的教化和启迪功能永远是重要的,就如同艺术形成之初就一直倡导的一样:“成教化,助人伦”。在迟佳宏的护生画中,“成教化”,就是教化和启迪人的心灵,助人伦,就是成就人的仁爱、大爱之慈悲心怀! 迟佳宏先生最近要出一本护生书画集,嘱我给他写几句话,我对他的佛境绘画有些了解,便还是由佛境绘画写开去,究其实,迟佳宏的护生画就是他的佛境绘画。只不过是负载了更多的佛教义理之内容。德风华雨,禅境佛心,是其画作的精要所在。仔细赏读每一幅作品,但觉护生之情殷殷,佛境禅意漫漫,恰如德风华雨、天地甘霖,滋润洗涤着每一个观者的心灵。 道心惟微,文心万象,华雨德风,结缘众生。值此《迟佳宏护生画集》出版之际,是为序,并祝愿众生共美好!(崔大中2018年8月1日写于京华。崔大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评论家,画家) 龙瑞(原国家画院院长):迟佳宏的画苍润厚实、气息很正,像他长得一样敦厚正气。笔墨讲究,书写性很强,中侧峰运用灵活,结构交代清楚,阴阳虚实安排合理,有文气又有书卷气! 范扬(国家画院中国画画院副院长):佳宏少有大志,客次京都,拜师学艺,龙院长收为入室弟子,精研丹青于山水画之道,多有临习,体会尤深,观之山川,起胸中逸兴。造化心源,融于笔端。观其作品,山岭逶迤云涌丘整,千笔万点苍茫滋润。开卷之际,清风扑面,笔墨纵横、生气勃勃,佳密弟更上层楼矣!余与佳宏亦师亦友,有此成就予以喜欢,欣喜为之因成斯文! 满维起(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迟佳宏在当个坛上是比较突出的一位,有些画总能到极致,笔墨功夫很深;跟国内任何大家比较也毫不逊色! 崔子范(原北京画院院长):迟佳的画格调雅静、注重功力与内涵,从生活中得来的感受表现得很好,很难得!他画的是纯粹的中国画,中国画还要讲究中国画的本质。 胡应康(国家画院画家,龙瑞院长助教):佳宏的画讲究用笔的质量,写生画也很有特点,能和大自然迅速对话,笔墨结构合理,境界很高!
|
如何构建品牌可持续发展生态?从种草喜马拉雅公益项目深入解读自 | |
![]() |
“双碳”作为一项全球性的ESG议题,在国际形势、国家政策及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已成为 |
关于西部城市网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西部城市网投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西部城市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2024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